立即點擊


標題

請問下列作品...是出自於哪位詩人


問題


1.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2.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寂萬仞山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3.朝辭白帝彩雲間千里江陵一日還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最佳解答


1.山居秋暝 王維 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翻譯 : 山中空蒙人跡罕到,一場雨剛下過不久。 秋天的傍晚,山中的景緻真是美不勝收。 明朗的月光,從松林的樹陰間撒照地上。 清冽的山泉,在山石上自由地淙淙瀉流。 竹林裡笑語喧嘩,洗衣的姑娘們往家走。 亭亭的碧荷搖動,順流下來一隻小漁舟。 春天的花兒謝盡了,我卻很任情而適意。 如此美好的地方啊,我真要在這裡居留。 2.涼州詞 (王之渙) 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寂萬仞山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作者簡介】 王之渙(公元688-742) 字季凌,是盛唐時期有名的詩人。他的詩以描寫邊疆風光著稱。 【字句淺釋】 題解:這是一首千古傳唱的邊塞詩,是“唐音”的一首典型代表作。涼州:唐代的一個州,管轄範圍在今甘肅永昌以東、天祝以西一帶。遠上白雲間:這是作者從黃河下游向上游看的感覺。孤城:指“玉門關”,當時的邊防重鎮。萬仞:古時八尺或七尺為一仞,“萬仞”是說很高。羌笛:古代羌族人的四孔短笛。何須:不須,不必。楊柳:指當時有名的送別樂曲《折楊柳》。 【全詩串講】 滔滔黃河似長帶,在遠方飄上雲端。 一座孤城守邊塞,獨立在萬仞高山。 羌笛橫吹別抱怨,《折楊柳》使人心酸。 春風發柳又催花,但從不過玉門關。 【言外之意】 “黃河遠上白雲間”和“黃河之水天上來”(李白),都是千古名句。但一個從下游往上看,漸漸遠去;另一個從上游向下看,越來越近。“一片孤城萬仞山”,蒼涼而雄壯,攜帶著守邊將士的滿腹情懷,是本詩“圖畫”的主體。“羌笛何須怨楊柳”,不說《折楊柳》勾起邊地征夫的離愁別恨,反過來勸羌笛不要抱怨《折楊柳》之酸心,寄情於物,更顯得深沉含蓄。“春風不度玉門關”,悲壯而蒼涼,似乎聽到作者情不自禁的仰天長嘆!特別能凸顯盛唐詩人寬廣而多情的胸懷。 黃河,孕育了中華的文化,被稱作神州文明的母親,被歷來的詩人們歌頌、吟詠。可現在,它已經在不止一個地方斷流了,似乎要逐漸變為歷史的碎片,就像那源遠流長的中華文明正在神州大地上被人肢解和扭曲一樣。而且今日中原也真像“春風不度”、百花摧殘的地方,連信仰“真善忍”都成了罪名,要對信仰“真善忍”的好人監禁、酷刑、污辱、殘殺,莫非中華文化真的要斷流了麼?不會的,這些為著堅持“真善忍”而不惜犧牲生命的人,他們就是真正的中華文明砍不斷的流! 3.李白 下江陵 朝辭白帝彩雲間千里江陵一日還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註解: 朝:早上。 辭:辭別、告別。 白帝:白帝城,在四川奉節東白帝山上。 彩雲間:白帝在山上,遠看好像在彩雲端。 江陵:湖北江陵,距白帝一千二百里遠。 還:到達。 猿聲:猿猴的聲音。 啼:叫。 不住:一指猿猴不停地叫;一指猿猴的叫聲停不住輕舟。 萬重:很多重。 解釋: 早上乘船離別了高高聳立在彩雲之間的白帝城, 一天之內就能到達千里之外的江陵了。 只聽得長江兩岸猿猴叫個不停, 而船兒這時早已穿過重重疊疊的無數座山岸峰了。 題意 : 這首詩是唐代大詩人李白當年乘船過長江三峽時,所寫 下的千古絕唱。這首詩主要寫船的速度很快。由於當時 李白被流放夜郎,在半路上丁得到皇帝的大赦,突然獲 得了自由,就從白帝城乘船東下。「千里江陵一日還」 這一句,流露出詩人的無限喜悅。


其他答案


呵...梨希你在問國中國文學習單第二冊翰林版的答案對不對...1.山居秋暝--王維2.王之--煥涼州詞3.李白---下江陵1.山居秋暝-王維2.涼州詞-王之煥3.李白-下江陵1王維(山居秋暝)2王之渙(出塞)3李白(早發白帝城)參考資料:唐詩三百首


以上文章來自奇摩知識家,如有侵犯請留言告知


https://tw.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60224000013KK13346

ECA7485CCC9B3CA7
arrow
arrow

    百萬小學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